肇興侗寨穆民新村
  “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比以前好。”30多歲的侗族人文菊,站在堆滿侗繡和侗族銀飾的小鋪里,談起現在的生活帶著笑意。文菊家住的肇興侗寨,被列入國家民委和財政部實施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在保護特色民居的同時發展民族特色產業,讓她待在家裡改善了生活。
  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寨,2011年底,黎平縣投入8億元打造肇興侗寨景區。2013年,景區再次獲投資4億元。經過不斷投入打造的肇興侗寨並沒有失去其固有的民族特色,肇興侗寨現在還完整保存著“仁、義、禮、智、信”5座鼓樓,村民們還照舊穿侗服、唱侗歌、喝侗酒。
  在文菊看來,寨子還跟她之前熟悉的一樣,只是游客多了,大家的日子好過了。文菊的收入也隨著村寨的保護髮展翻番,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收入5000元。“許多之前出外打工的年輕人,現在重新回到寨子里做生意。”
  貴州省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王崗村也是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試點之一。在項目的帶動下,王崗村打著“庖湯第一村”的名號,發展少數民族特色鄉村旅游,讓游客在村裡體驗布依族文化,村民年人均收入從兩三千元翻番到近萬元。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東塔寺鄉穆民新村,村民郭占武的房子被重修成外牆砌回族磚雕、內屋裝飾阿拉伯文書法的回族特色建築,內屋設有乾凈的衛生間和明亮的廚房。這為他吸引了從臺灣、香港來體驗穆斯林生活的游客,就在家裡,郭占武高峰時一周能接待10桌游客,一年帶來的收入能達到5萬元。
  穆民新村是國家民委在寧夏選擇的特色村寨保護髮展的一個試點。在東塔寺鄉鄉長劉娜看來,這項工作不僅成功搶救、修複和建設了帶有本民族特色的民居,同時,使它們建設得更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改善了村寨人居環境。
  2009年,國家民委與財政部啟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國家民委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在農村發展過程中,破壞少數民族建築風格和生存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數量急劇減少,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成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28個省市區、600多個村寨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中央財政為此已累計投入9.1億元。受益人口有十萬餘人,涉及40多個少數民族,在資金投入分佈上覆蓋了大多數的民族地區。
  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
  供圖/新華  (原標題:中央4年投9.1億元“搶救”特色村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c60qcog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